[新玩具] sina SA -5 英式冷冻分插
作为电源的输送杻带之一, 拖版对音质影响的重要性已经是各位HIFI同好者的认识, 这点各位可以在各大影音论坛搜寻便会略知一二。
小弟的monster HTS1000终于一次意外寿终正寝, 于是把心一横就去代理买了一个新拖版回家! 就是各位系上图见到的sine SA -5 英式分插 (银冷冻版), 详细资料各位可以自己到官网看看了:
http://www.sineworld.com/hk/html/SINE_p1_09.html
在介绍拖版前, 先讲讲使用的电源线吧! 今次使用的电源线是2m长的x60, 是我乘团购之便购买的, 插头用配MS英头, 尾配wattgate 320, 配古河绿fuse。
两层由铜网和铝薄膜组成的屏障, 再加内笼由特殊树脂制造, 系防干扰, 防谐震方都有优良表现, 背景音乐显得更加宁静。
这条线DIY比之前弄的难度高了许多, 线身之粗大, 有成16mm直径之阔! 所以熟悉的MK头用不了, 而美式尾插我又未用过, 又粗又要屈的情况下, 老手变新手, 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和技巧才告完成, 弄得手指头有点痛呢!
我的如意算盘是系X60由墙身直插至av-amp marantz 6003使用, 但现在放在sine SA -5拖版使用。
X60插av-amp marantz 6003, 玩了150个小时左右, 论力量, 音墙和分析力, 高中音的延伸度, 宁静和包围度都大幅抛离古河314, 听SOUND HOrizon的朝と夜の物语, 4:35至5:00中段鼓声的分离度变得更高, 幅度更广, 由前打到后都听得清清楚楚;坂本真绫Sayonara Santa中的钢片琴和背后的掌声, 变得好似由喇叭再远多20至30cm发出, 再因高中音的延伸度再度上升之利, 人声再推到前面,乐器在两边, 歌手就像在你面前演唱一样, 而自己就像坐系乐团正中间被音乐包围, 令人大呼过瘾!
只是有得有失, 始终镀银线, 高中音的延伸一流, 但低音就未免有点体虚力弱, 速度快, 但低音同时收得快, 没有了冲击心口的实在压力, 像蝇量级拳手打职业赛, 一直「搏点数」, 出拳快和搏点数, 「够高分」就不追求致命一击的「实在」力量, 如果用系低音过肥的系统, 或者CDP, BLU-RAY Player会不错, 但我用的是marantaz amp和monitor audio喇叭就差少许低音了。
回正题。在市场上, 美式的插头线材和供电器材是雨后春笋, 相反英式拖产品则是明日黄花, 拣极都无, sine SA -5作为市场硕果仅存的hifi级英式拖版, 冷冻镀铑头, 加份量十足的铝合金外壳, 是「无得选择是最徍的选择」, 既然「惨剧发生了」, 又有政府资助就再无籍口给自己吧(笑)?
影音产品世界里一分钱一分货这项铁则, 系monster HTS1000报废后用回普通拖版, 再由普通拖版升级至sine SA -5已经得到很好的印证, 但值唔值又要看自己的预算如何。
用几拾元的家庭拖版, 即使给换了好一点的电源线, 但出来的声音还是有一点濛, 不像在纱窗外看, 就像相片是在手震时影出来一样 , 音色还算亮体, 但结像是模糊的, 听得人很不耐烦, 始终拖版内的接触点不是用上好的铜料, 传输电流的效果梗系差一点。
当换了新拖版后, 程况便得到大幅改善。 声音通透, 渗透力强, 分析力强, 电视画面颜色鲜艳等等完完全回复了功力, 鼓声的力度同余韵都一一重现, 甚至要强上几班, 这有赖镀铑和冷冻的帮助, 很多弱音都听到了, 当然价钱番上一倍后没有这个效果就绝对讲不通吧(苦笑); 难得的是这个拖版没有太强的音色取向, 我尔后调音就不用太多补贴。
用料斤量十足, 足足有成3.5kg重!
如果要投诉, 是用在blu-ray的画面上, 微粒较大, 效果比用滤波的效果稍逊, 画面未够干净, 未算全面提升。至于价钱超唔超值, 港纸二仟尾的价钱, 就要看阁下是重画面, 还是两声道的调配为主。 前者的话, 我个人还是觉得加一个好点的滤波作拖版会有更好表现。只是作为一个AV加两声道用家, 也坚持用英式的用家, 我对它的表现觉得已经可以交货, 至于市场上是否有其他更好产品, 我相信有, 但我没有余钱研究了, 各位就放过我吧(笑)。若要再玩下去, 我会在避震, 遮屏方面着手, 那又回到diy的范畴, 要更多时间研究了。
Tweet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