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三國志等中國古典名字商標的保護運動

〔轉載〕 中國企圖限制以「三國志」為名的外國遊戲在國內推出?

根據中國各大報章的報導,中國打算發起「三國誌 / 志」等中國古典名字商標的保護運動。並對打算限制日本及外國的遊戲廠商推出以「三國誌 / 志」等中國古典名字為題材的遊戲。報導更指出,有關的運動應該要官民一體參與。在保護急速增長的遊戲產業的同時,更強調「必須從外國企業和博客的手上守護數千年來的歷史遺產」。

資料來源:共同通訊社

text by gameplayersonline.com (2006 年 02 月 14 日)

原文:http://www.gameplayersonline.com/zh_hk/content/item_details.php?content_id=15437&index=3

原則上中國政府有心要保護中國古代遺產是件好事,不過情形就像之前中國的《楊州炒飯》,《麻婆豆腐》等的正名運動和版權運動等,又或者日本某餐廳要為日本咖哩申請專利,看上去總是覺得是那些人見到人發達,又識少少版權法,於是打着正義的旗號希望藉着名名權一朝可以撈到一筆大財或阻止別人發財。老實講,對方肯付錢我又不信你不給日本人出遊戲?

相反國人自己出又如何呢?我不計遊戲版面設計,人物設計和遊戲方式了,只是內容好一點都乏善可陳,己出的,不是還用光榮等等大廠的設計?左刪右改的改出來說自己的,不給人比下去才怪。 退一步說,即是搞什麼「三國誌 / 志」等中國古典名字商標的保護運動,成功了又如何?之後有什麼大計呢?好像沒有,最終目的還不是聲稱自己有版權,於是向對方撈一筆橫財,我就不信那些掙回來的錢會用來守護數千年來的歷史遺產了。 我是中國人,但中國人對對着自己的文化糟塌多過保護郤是事實,不要講遠了,明清之前的,漢唐的文化誰保存得最好?可是人家南韓唷!中國政府也要請教人家南韓如何祭孔才合古禮呢!現在日本狂出「三國誌 / 志」等等遊戲,可以令到更多人認識和有興趣看「三國誌 / 志」郤是不假的事實。保護中國遊戲業是好,但又曾幾何時見希臘人阻止別人用希臘神話造遊戲呢請問?我希望中國也會出好的遊戲,用的要是堂堂正正的方法,劉關張,諸葛亮和曹操都是中國人,理應我們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明白那些先哲們想法才是,我希望的是任你日本人點出都出不到切合中國人國情和性格的遊戲,而並不是用不什麼「商標的保護運動」來阻止別人等卑劣的手段,中國人要抬起頭決不能用這些方法。

《三國志》或是《三國演義》等等都是世界級名著,喜愛他的人不分國籍和年齡都數以億計,不同出版社和語言版本都成仟幾種,版權由誰擁有已經無從稽考了 ,《三國演義》可以說不只單單是屬於中國人的了,我為中國人有這部巨著感到高興。現在這個商標保護運動可否成功還是言之尚早,而這個新聞就是給人酸溜溜的感覺。不過莫講是政府,民間的如姚明,郭晶晶等字也給不少毫無關係的人拿去注冊,賣體育用品有,豉油有,總之各式各樣的,目的都是希望是用這些方法去發大財,唉,用正途掙錢真是這麼難嗎?

不過講起《三國志》,《三國志11》又快在3月17日出了,我不違言我絕對是光榮廠出的《三國志》系列粉絲(fans)[emot]good[/emot]。 最衰我弟弟,是他引我玩的,一代佢玩,但由二代開始全都由我負責了,不過他還是玩得比我好就是,我之前鬧得這麼兇「三國誌 / 志」等中國古典名字商標的保護運動,可能是他這種做法會令《三國志》這個遊戲無疾而終吧[emot]cry[/emot]。 今集用回我最喜歡的第九代的君主式玩法,但郤保留了第十代的舌弁戰,這個好玩喔!第八和第十代的個人玩法偶一為之不錯,但總覺沒有控制全國的快感。另外是今次的內政設計有點像信長之野望的革新玩法,起設施玩法,加埋革新的技術的話,正!戰鬥方面用回第九的方法也不錯,不覺騎兵方面看圖是用完特擊會衝到敵隊的背後,這個好像很有趣!現在實在超期待,但中文版又是否同日推出呢?

     

小澤

呀...我咪係本網網主囉 :)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