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族教主的迷思 2-教主的條件
如果要當一個稱職的御宅族,要的又是什麼條件呢?
- 要研究紅學有成果,固然要熟讀紅樓夢,但更重要是,自己亦要有一定文學和歷史基礎才會找對方法來解構紅樓夢。
- 要當個好的室內設計師,要多觀摩其他人的作品群取靈感,但前提是他要有一定室內裝修的竅門才知道那些是值得學習研究。
- 出色好的音樂演奏家,要表演好的音樂,就需要知道何謂好的音樂,而首先他自己要有一定音樂造詣才懂得分別「好」與「壞」。
或許解答這個題目前,我們需要知道何謂「御宅族」,請先看看這些摘自網上維基的題目:
腐女子 – Wikipedia
Otaku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おたく – Wikipedia
御宅族 – Wikipedia
大抵上,中外日對「御宅族」這個詞(日文:おたく、音 otaku),都是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而在外國的解釋就偏向中性,泛指一般愛好日本動漫迷的人,只要愛COSPLAY,會看,會畫日本風格動漫畫的,都會被稱為Otaku,但在日本和亞洲等地,這個用詞嚴格得多。
不計宮崎事件對「御宅族」的影響,外國的所謂Otaku,在不少亞洲「御宅族」眼中最多只能達到(maniac)級數,因為除了要對動漫畫瘋狂喜好外,更要始於收集,轉而要專門研究動漫作品中的各項資訊,然後再發表評論,再而影響業界等,其重點是要「專」,但這個字的源頭多點帶點貶意,所以多是外間對「這班人」的稱謂,而絕少以「Otaku」為自稱。
至於「御宅族」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大概以稱為「御宅族之王」,岡田斗司夫的定義最多人採用。岡田斗司夫對御宅族的定義為:「在這個被稱為「映像資訊全數爆發」的21世紀中,為了適應這個映像資訊的世界而產生的新類型人種。換言之,就是對映像的感受性極端進化的人種。」而而岡田斗司夫給了「御宅族」以下三個定義:
- 有着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
- 擁有對這個映像資訊爆發的適應力,有跨領域的資料搜尋能力,對映像創作者所提示的暗號,一個也不漏的加以解讀與研究;
- 永不滿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現欲 。
觀乎以上三點,頭兩項是「技能」,最後一項是「行為模式」。用UC GUNDAM的述語來看,「御宅族」大概就如阿寶尼爾,加美尤維達,捷度等之如此類的新類型人,有進化能力,頭上不時有「感電反應」操MS比很多人好的新人類吧(笑)。如果只看以上的解釋,有着以上頂尖能力的動畫迷,莫說是解讀動畫吧,其他方面也應該是綽綽有餘,單單是跨領域找尋資料這種能力,大概只能用人肉google或百度來形容才可(笑)。可能受着宮崎事件的影響,除了岡田斗司夫自己外,基本上絕少動畫迷會自稱自己為「Otaku」,我們只能從他們的行為來歸納出什麼人會是「御宅族」。
岡田斗司夫自己的確夠格成為「御宅族」,再從岡田斗司夫的理論推論出來,在我心目中,能稱為Otaku的,全都是業界現在的從業員:庵野秀明,押井守,永野護,士郎正宗,高橋良輔,甚至「動畫之神」手塚治蟲等人通通也可以歸為「御宅族」,而華人方面,我絕對首推台灣的「洗牌同盟」中的幾位元老,因為他們也有着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再從別人的作品中再轉化,再出作品來滿足對動畫的「自我表現欲」,但可惜職人自己本身不會或甚少自稱為「御宅族」。
上述那派被認為「高手」的,本身不是為「宅」而「宅」,而是動畫這個媒體造就了他們。手塚治蟲是讀醫的,庵野秀明,押井守未入行做動畫前是學拍電影的,岡田斗司夫自己本身亦對科幻設定有着高度的興趣,永野護,士郎正宗是讀設計,而高橋良輔是在明治大學讀文學的,這些說明了什麼?就是說明了他們投入動畫的養份並不是單從研究動畫本身,而是剛好相反,是他們利用其他範疇的知識來滋潤「動畫」本身的內容,而不是為了研究「動畫」後來製造動畫,如期說動畫的多樣性給他們一個絕佳的舞台,倒不如說他們在利用動畫這個特性來表演他們的多樣性。<!–nextpage–>而另一問題是這個定義本身是岡田這個「Otaku」替自己的族群下的定義,我不排除有不少有着狀大自己族羣自己聲勢,而多加的「渲染威能」成份,但我們所認知,或者會自稱自己為「御宅族」的人,甚至不少在維基看到的定義也相差甚遠,不少非動畫同好的「平凡人」會對岡田的的「御宅族」定義有質疑,甚至動畫迷本身亦有不少質疑岡田的「御宅族」這個稱呼的意思。
一般外界所知道的「御宅族」,固然是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但卻是怪人一個。 會整天「龜」在電視前研究動畫,這種結果導致缺乏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的應有應對技巧,而他們的外觀和用語模式脫離主流亦相對易認,「龜」在電視前研究動畫換來運動性低下,體型最常見是過胖,一是過瘦,大概是DIGIKO中的富喜美形像最能表現出來;而且平時「運動性」差勁,大概和古渣古在ZZ鋼彈世代中的表現差不多,但在新動畫精品開售和在EVENT上,其速度卻比CYBER FORMULA中開盡BOOSTER的阿斯拉達還要快(笑);對「美學」的追求有一種異常執著,但只限動畫相關內的,而不是在現實世界上的,對主流文化卻相對地缺乏認知或應該說是「鄙視」,給與人老土的感覺,為了方便帶大量漫畫出外,而永遠地背着背囊, 衣裝多是「永不過時」的格仔恤衫加摺腳牛仔褲和運動鞋,當然還有大量印上動畫公仔的T-SHIRT吧,而用語中,最常見是「萌」,「AT-FIERD」,「補完」等日式用語等。
事實上上述的未必是必然,也有例外的例子,也有着一些外表時髦,不止對動畫,對其他方面也有獨特見解和知識的大人物出現,但奇怪的是,這些夠格被稱為「御宅族」的例外,又不會自稱為「御宅族」,而你用這個稱呼「御宅族」時他們也很快斷然否認。
經過日本動畫的長時間發展,加上「御宅族」的消費強勁,最近日本的「御宅族」也慢慢由於族群的加大,「御宅族」這個名詞也慢慢向著西方的「OTAKU」-狂熱動畫迷這個廣義靠攏,甚至越來越接近:
- 以大量收藏動畫精品為樂而退回消費者陣營;
- 由以前追求考証浩瀚的世界設定,轉而專向在畫面處尋經據典,KERORO,魔法少女リリカルなのはA’s這些「宅」系也是這個時期的衍生物;
- 現在的動畫主流多以賣美男美女的萌系為主。
對於「御宅族」這個名,我無法下一個清晰的定義,可以專用岡田斗司夫的定義,也可單純地以西方的定義來看這個族群,實際上並沒有單一的標準,我亦沒有興趣把那一類動畫迷定為「御宅族」。但其實不知眼利的朋友有沒有發覺本文還存在着不少漏說的地方呢?因為文章太長,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
《御宅族教主的迷思3-霸道之終焉》
P.S,話說影大在5月2號左右,在推出「正義」之追尋 ─ 談《機動戰艦Nadesico》之一的同時,就飛個MSN留言「挑機」(笑),問有沒有興趣寫一篇關於御宅族們的救贖文來玩下,這個當然是有興趣了,及後這個題目又剛巧在吳教授的部屋,乘着無線電視的新聞透視播Kidult又熱鬧起來,有興趣的不妨多看幾家之言吧!
相關資料:
吳偉明的知日部屋
–「你是御宅族嗎?」:聽「otaku學之父」岡田斗司夫怎麽說
–御宅魂去了那裡?
–拜託!不要將Kidult混同Otaku
御宅族教主系列:(笑)
從紅學到御宅族,御宅族教主的迷思
御宅族教主的迷思 2-教主的條件
御宅族教主的迷思3-霸道之終焉
小澤大師又一名篇~~佩服佩服~~~
雖然下面要寫的東西基本上已經在腦中醞釀了一段時間, 不過筆者也不得不承認動筆的動機絕對是出於為なのはAs這部作品辯護(死) 嘛, 反正多少是有點發牢騷, 筆者也不排除有誤會, 如有冒犯…
I myself have created a theory to discourse the whole Anime system, see my blog (http://doraemonserv.mysinablog.com) and http://family.lskc.edu.hk/wordpress/2007/03/09/technical-analysis-thesis/ to comment on them.
I myself have created a theory to discourse the whole Anime system, see my blog and http://family.lskc.edu.hk/wordpress/2007/03/09/technical-analysis-thesis/ to comment on them.
my thesis
http://family.lskc.edu.hk/wordpress/2007/03/09/technical-analysis-thesis/
you may search for "Technical Analysis of Anime – an thesis" in my blog. Furthermore, can we exchang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