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壓人,欺人太甚!
我等蟻民,本來生活空間渺少,在公司會給上司打壓,在社會給惡霸打壓,消費給香港政府的消費稅打壓,搞不好,男的回到家中還要給家中老婆,外母打壓;女的給丈夫,家婆打壓,真是苦不堪言,如果現在還有一些名人,要打壓我們細少的言論空間,你說可惡不可惡?!
先不要這麼緊張,「要壓人是誰」稍後自有分曉,先輕鬆一點,來一次論辯技巧小訓練:
以下內容頗有刺激性(笑),慎入。
今次辯題是說作品分類之害。
對方說:「根據范‧達因說的「推理小說二十戒」,愛情元素、無關推理的描寫在推理小說是不重要的,於是他的作品也不曾出現上述原素,單就推理解迷來說作品是很出色,但就小說來說卻是沉悶非常。於是後面出現了所謂「冷硬派」革命,把不少人性元素、對犯罪的描寫等作為推理小說的新主軸,但從「解迷」的角度又並不足夠。舉例說雷蒙‧錢德勒的《大眠》中,某個角色到底是誰殺的,連作者自己也不甚了,但它們在藝術上卻非常出色,所以若執著作品以分類出發,創作者的創作空間也只會受到限制。」
香港的補習社常常吩咐學生在考口試之前,要背熟大量名人名字,方便舉例,舉例的目的是希望透過事例令人容易產生聯想方便解釋新的事物。但要背大量名人名作學說主要原因,是監考官或同場考生有可能不熟識那些偉人事蹟,羞於說「不懂」乃人之常情,為免給人「目不識丁」,往往不敢挑戰權威,最後只要自己氣定神閒,就可以嗐扯一番,對方只有連方稱是,自然可以混水模魚拿到高分。
上述方法可以行得通,但必須同時具備以上條件:
第一,對方不懂以上事例同時沒有可用時間給翻查資料,
第二,對方不懂以上事例也不知如何翻查資料。
以上答辯理由可以在限時論戰中嘗試使出,只要沒有什麼記錄,對方道行又不高自然可以過關,但在無時間限制的論壇中提出郤是高峰險行為。
當然我也不是泛泛之輩,即時洞若觀火,在網絡論壇中運功連駁道:
「你不斷拿其他名作作為例子,是想以名人和名作的大名來壓人嗎?」
這是多麼偉大的反問論據喔!對方明顯就是用心不良,以大欺少,以為用名人之名就可以打壓我?實在欺人太甚,好了,我現在要反客為主,把對方不良用心一下鑿破!我等蟻民受着各方欺壓!名人理應為公眾做事,現在反過來打他人壓人,當然是十惡不赦!莫此為甚,現在提出,公眾會同情我,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纖塵!
以上理論說得高昂熱血,激動人心!不過可惜現在只是在論辯中,那麼我們就要乖乖用回論辯的方法。上述舉例是否恰當,各位可自行在GOOGLE中找尋「范‧達因」,「雷蒙‧錢德勒」,《大眠》和「冷硬派」便可以找到答案。(這方面請不要懶!)
要別人花時間查那些名人佚事和名作也廷煩人,可是在網絡論壇論辯,不同限時論辯,時間無限制,而且任何人也可以加入,加上GOOGLE大神,再難的學問也可以瞬間找到,這方面實在要謹慎,誰叫現在是在公開有記錄的論壇論辯?只要任何人肯花點時間,便可以找到一大串相關資料,一查便知龍與蟲,給人抽後腿。即是最後找不到,也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出處,到時反客為主,若果真是「心存僥倖」,自然詞屈理窮淪為笑柄。由於找資料如此簡單,上述的「打壓」答辯只能顯示到答辯者一種「懶」,不肯找資料,學識不夠博,以上打壓僅是謾罵而己,若果還以此為據以為可以打倒對方,只會給人「狡詐」嫌疑,風險冒不得!
知識累績本來就要花時間,要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場論辯,而做過研究,也算是功德無量人間美事,可惜如果上述「打壓言論」是出於一個OTAKU口中就大件事了。
不過不打緊,我們先引用岡田斗司夫的OTAKU的定義,檢驗一下上述OTAKU言論是不是OTAKU,會發現...
- 應該要有着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今次竟然無意識要用GOOGLE找資料;
- 而且不曾有跨領域的資料搜尋能力的意識,沒有想到要一個不漏的加以解讀與研究來駁倒對方的意願;
- 無永不滿足的向上心,不作考証,只有「自我表現欲」說「不斷拿其他名作作為例子,是想以名人和名作的大名來壓人嗎?」以為駁倒對方。
因此,缺乏上述能力的不能算是一個OTAKU,所以我亦不是OTAKU(笑),如果OTAKU只是等同看動畫較多的迷,又或者即是只要一項成立,例如最後一點則另當別論。
有志成為OTAKU的要小心啦,各位~
OTAKU定義參考:
御宅族教主的迷思 2-教主的條件
今時今日,重有人敢用」論戰不敗四式」之一咁out?真係論壇代代有人才,亂引用,其實都有個好處,可以為一眾躲藏起來的"正常人"提供娛樂
我不反對別人引用什麼名人或什麼名作做例,
若果是引用得適當的話, 我當做是學習多一樣新東西呢..
始終在辯論的立場上總是要有論據和論證…
可惜有部份人就總是喜歡胡亂吹噓,
不然就是引用不適當, 自相矛盾..
不過小弟較喜歡在網上"分享意見" 多於"辯論"
始終這個世界沒有一定對的事, 是吧?
不喜歡我說的那套這也是沒法子的事…[emot]sweat[/emot]
抱歉,獻醜了
唉……
OTZ
只是世上總有人對主觀感受硬要有客觀分析來分高低,但又乜都唔識都要出來硬評一番,以至砌語狡辯,歪理用盡...評論至此,可謂窮途末路,淪為笑柄。 <-
說得好~! 實在很喜歡這句~
而這個也實在是很多人也會犯的錯
就像以前英語會話考試般, 老師教落:
"自己都唔知對不對的就別說, 免得被人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