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0

一切按本子辦事


不準講述香港色情文化的《老鹹書》在書展中發售

天文台沿用一套七十年代的標準堅決懸掛三號風球

上述兩件事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但背後同樣反映了一種思維:官員只會按本子辦事。

不準許一本講述香港色情文化的書籍在書展公開發售,是因為那本書講的是香港色情文化,只要書中牽涉到十八禁,官員就看也不看,即刻去禁。

天文台堅持懸掛三號風球,理由是以維港量度到的風速為準,即是在大嶼山錄到烈風或以上程度也好,尖沙咀只要水靜河飛,天文台也會照三號無誤。

在下也在政府部門待了一段短時間,香港政府做或講任何事都必須有法可依,而香港公務員執勤時必須守法,這是公務員第一日上班就要知道的鐵則,公務員首先要知道合法合程序去執行條例。

雖然難而啓齒,因循守舊的習慣隨處可見,在政府或任何公司都好,只要工作跟足條例,照足程序,即是出事也只會是程序或法例有問題,職員上不了身。若果執法時,需要個人的判斷,因為標準不易訂,就很易形成多重標準,過緊或者過鬆的情況。

天文台掛不掛三號風球,這個較易辦,只要標準訂好再加幾多年修訂一次,以後只要任何一區,風速一達標即掛風球,一切用數據來辦就不用想太多,可惜,現實不是所有東西都有數據可以解釋。

例如淫褻等便是其中一種沒有清楚界線的東西,所以香港執法大抵以有沒有露點這種「看得到」的為標準。香港報章刊登的泳裝照,擺了撩人意淫的姿態可以過骨,反而之前的偉人彫像藝術品,露出男性生殖器,要找樹葉遮蔽,我作為一般民眾的確覺得「不知所謂」,不過站在執法人員角度,這個標準容易考核,也避免不必要的訴訟。

執法時若要用上公務員個人的判斷,除非事件很明顯,否則很易給人挑戰其背後的思考思維,甚至冠而「陰謀論」,例如政府「有心打壓」,「扼殺人權」等等,若因為這樣有人投訴,無論有理或無理,公務員也有義務耐心解答,但上述問題,即使耐心解答,揚揚千萬字,也不是容易給解釋清楚,因為每個人的容忍力不盡相同。

上述淫褻條例最易也是最常見發生這種情況。是否淫褻關乎個人道德水平和包容度,不止審核人員和業界本身,連業界與普通市民之間,落差一樣可以很大,業界覺得無問題,市民未必覺持相同的意見,反之亦然。

例如某報刊出了一張女性泳裝照意態撩人,影視署覺得無問題,但市民可以覺得「意淫」投訴影視署執法不公;同樣例子,A報刊出無問題,B報反而給人起訴,B報會覺得政府的指控有偏坦成份,而興師訴訟,甚至直指執法人員本身沒有藝術水平,要是你是執法人員會如何自處呢?

若果在大公司服務過的朋友,或許此刻的想法會和我相同,就是一切「按本子辦事」照字面解釋。

審美眼光,道德是否有一定標準呢?有的,雖然模糊,還是有一定界限,本文不是探討這些,在此不贅了。雖然覺得不服氣,但以上投訴是否屬實,有時不以理據合不合理,大抵以社會共識即以「數人頭」來決定,但這情況不適用上年欣兒扮白雪公主吻吳卓曦接來百多封投訴信一事。

本來通過輿論的監察和良好的身教,再加上公民教育這「鐵三角」是有機會改變以上這些情況,但不幸地,頭兩項,香港現在正正是最缺乏的:你說要放鬆執法標準,我會以「社會道德淪亡」拖你下馬,到你拉緊標準,又說你打壓「新聞自由」沒水平。甚至有人一談到公民教育更會嗤之以鼻,以為不合時宜,這樣「死胡同」的社會,你能期望官員有所作謂嗎?

相關資料:
大事小事﹕十八年來我的第一本禁書

     

小澤

呀...我咪係本網網主囉 :)

You may also like...

No Responses

  1. Isumi表示:

    所以官員們只會 "Do the things right",而不是 "Do the right things"。

  2. 匿名表示:

    做錯了就算了…

    但是卻編些讓人火大的理由又是什麼意思?

    跟着風速站掛波就算了…

    不只將責任推到風速站,連道歉又不道又算什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