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类
  • 0

思想割烈

常常觉得香港人的思考模式呈现一种割烈状态。

用回上文的例子,发展商起楼,是以用尽地积比率,起最多单位,赚最多钱为大前提,于是有了起超过三四十层的公寓,起用了屏风设计而求外观的威严和减少了空间的浪费,问题是单位够多了,钱也赚多了,但其实有没有想过建筑群和周遭的环境配合呢?

以九龙塘为例,以前有高度限制,楼宇不高,一但解禁解除后,一些三四十层的楼宇开始出现,不过好奇怪,周围的楼房一般都是十几层,但突然一条像石碑一样百多二百米高楼就在邻处,完全和周围的环境不配合,相同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观塘的APM,旺角的朗豪坊,天后附近的中央图书馆,甚至炒得最热的中大中央实验室大楼等等,如果纯粹独立看,那些建筑物很有特色,但连环境看就只会令人联想起一幅突兀的景像,而且例子极多。其实起这些建筑物时,建筑师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不止建筑,在很多方面香港人也呈现这种「割烈」的思维模式。就如教育等,甚么中药港,副学士等等,政府制定了那些目标和课程等等,课程有了有没有想过配套措施呢?又或者检定基制增加其在坊间的认受性呢?只是以为有了个学位然后就会全程自动波自己去马?

又例如着衣服,LV袋是个品味指标,无错,但也要配套的,这才叫有品味,但不少人没有想过和自己是否配合就左搭右搭,一个十多岁的小女生著CUTIES衫郤拿着一个LV袋,COME ON! 这个年纪就要表现一点青春气息,除非你是早熟类型,否则这样一MIXI,不伦不类的,这样不是跟上潮流,只是叫随波逐流。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怪不得最近常说香港无得做。

     

小泽

呀...我咪系本网网主囉 :)

You may also like...

No Responses

  1. 一树表示:

    或者去到新加坡会有得做?
    不过到时可能又会嫌人管呢样管o个样呢:P

  2. 神无表示:

    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这个样子了

  3. GOOD表示:

    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空间就能生存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栏位标示为 *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