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動畫歌4 – 唱片公司歷史編3


如果說LANTIS是動畫CD中的異軍突起,那樣SONY MUSIC便是鯉魚翻身。雖然SONY MUSIC曾經一度離棄了動畫歌曲市場,說是離棄其實並不準確,在90~00年代都斷斷續續出過一些動畫CD,但這幾年加起來的數量,比起他之前的高峰期,甚至現在時期一年內的總和還要少。

SONY MUSIC是一間超大型的唱片公司,Sony Records自己外,還有レーベルゲート,SME Records ,EPIC Records ,Aniplex 還有更多更多其他合作的子公司,情況就有點像LEVEL5在ENIX的合作關係一樣,公司不同,但也由Sony Records自己代為發行。

或者說說,各子公司有什麼代表作吧。レーベルゲート最出名有兩樣東西,一是出了THE BEST OF TV ANIMATION SLAM DUNK~SINGLE COLLECTION,我無記錯的話,由這張CD開始,有了以DVD形式收錄了NON-CREDIT的開場曲和結尾曲作招徠,當然價格可以相應提高,即是碟中只有十曲,也可以賣過4000日圓。第二項是CCCD計劃,即是你想在電腦聽CD,要用他的專用PLAYER甚至要網上登記,希望杜絕MP3和盜錄,當然這產品下場如何各位都相當清楚吧?

EPIC Records,之前我覺得最出名的莫過於是出CITY HUNTER動畫系列,TM NETWORK,小室哲哉 ,岡村靖幸,小比類巻かほる,鈴木聖美還有矢野顕子的配樂,以水準來說,莫說是動畫碟,在當時流行曲CD也是少見,這下當然了,EPIC Records打從一開始的定位並不是旨在動畫CD,而是更遠,把歌曲貼在動畫上播放作為宣傳。之前也有以即EPIC Records名義出動畫唱片,但即使現在浅倉大介的GUNDAM SEED主題曲,アンジェラ・アキ 的FF12和BLOOD+,Crystal Kay的鋼錬主題曲等等,其推出方法也要單曲作考量,其他如原聲帶這部份都交由Aniplex負責了,整體格調比起前述的LANITIS高了很多,你說那些曲像動畫歌曲嗎?不,明顯不是我們聽開的那些,倒不如說是流行曲吧。

SME Records的定位和EPIC Records相當近似,只是年代沒有EPIC Records這般久日子,但其出名程度不少新一代的動畫迷應該也不會忘記,實力也絕對不能忽視,因旗下歌手,唱GTO第二主題曲和鋼錬第一主題曲的ポルノグラフィティ ,北出菜奈,唱H2主題曲的久保田利伸 ,ANGEL HEART的Skoop On Somebody和有份參與GUNDAM SEED主題曲的Vivian or Kazuma,HIGH and MIGHTY COLOR 和最後日式麵包王的SOUL’d OUT,ROD-TV的Kazami等等,他們不少未唱動畫歌前己是極有名氣的流行歌手,現在他們替動畫唱主題曲,己不知是誰對誰加乘的關係了,總之唱片的銷量在這低迷的時間,不少都打進了ORICON的頭數位位置,也拿了相當的知名度。

Aniplex是SONY MUSIC旗下負責專製作動畫和專出動畫相關項目的公司,當然以本文來說還是出力介紹其動畫CD吧。由るろうに剣心開始,到NARUTO,焼きたて!!ジャぱん,GTO,R.O.D-THE TV-,然後由GUNDAM SEED的成功,到高峰期的鋼之煉金術士,甚至創下動畫史上首次,主題曲合輯能打進ORICON大碟榜首位。之後的BLOOD+ 和BLEACH等,無一不是利用相同模式,而且找來的歌手很多也不是泛泛之輩,L’Arc~en~Ciel,ポルノグラフィティ,中島美嘉等固然自己獨當一面,但亦利用這個模式催谷歌手,如北出菜奈,YeLLOW Generation,Sowelu,ASIAN KUNG-FU GENERATION,UVERworld,アンジェラ・アキ,高橋 瞳,元ちとせ, 玉置成実,HIGH and MIGHTY COLOR,CHEMISTRY等人等。

如前述鋼之煉金術士動畫CD的輝煌成績,其實不能硬崩崩說是鋼之煉金術士動畫本身的成功,還是因為找來了有實力的歌手來獻唱催谷的關係,總之Aniplex發覺流行曲手x動畫是可行,某程度上說,動畫作為廣告的效果相當有效,而且有著相得益彰的效果。

動畫好賣,歌接著好賣,但動畫口碑差呢?又和唱片銷量未必有必然效果,只要找來的歌手有一定水準,出來的成績差極有個譜。而且最重要是動畫迷和樂迷這個族群比起其他消費者更「忠心」,而且消費能力極強,若然把這兩堆人合拼實在最好不過。GUNDAM SEED 和 GUNDAM SEED DESTINY的主題曲單曲出完一次,到最後合輯又出一次,依然大賣,大概某程度印證了這一點。而作為唱片公司這樣更最好不過,因為不用費煞思量是歌手還是動畫的關係令唱片好銷,尤其捧新人,如期把錢花在不知有無人留意的廣告,不如放在OP時段,動畫迷就會自動自覺聽完最少一季十次以上,總之銷量「有」便可以了。

Aniplex不會自己出動畫,它只會出錢叫人幫他制作動畫然後在開場和結尾時段播放旗下歌手的歌曲,但這己十分足夠了。開山祖師GUNDAM SEED 和 GUNDAM SEED DESTINY成績既佳,ANGLE HEART,BLOOD+和BLEACH等等作品也沿用了相當模式,也是利用其中以擁有了固定支持者的GUNDAM SEED 和 GUNDAM SEED DESTINY效果最好,其他的,動畫雖然未致有極佳口碑,但都總算有點不俗表現了

其實綜合了以上所言,SONY MUSIC發覺了動畫CD有利可圖可能是廉價廣告關係,不過同時間我亦嗅到要對外打開境外市場的盤算味道。日本動畫不止本土受歡迎,在境外不少超迷的動畫迷也用著不同的地下渠道欣賞著,BT,WINNY等,在本土可能只有幾十萬的動畫欣賞者,但經那些地方渠道看動畫的,那豈止能以百萬計?他們有著和日本動畫迷一樣凌厲的消費模式,即是他們不懂日文還是照消費不誤,他們無疑是一個未發掘的寶庫,但單單聽日文歌,聽不明,加上語言的差異有動力買專輯的人未必多,但若加上動畫GIMMICK,有畫面還要有人做DUP,效果又另當別類了。海外動畫迷不識日本歌手嗎?不打緊,用軟性一點的方法,用日本動畫介紹給你們吧。

但這否SONY MUSIC的真正意圖呢?我實在答不出,只是看看AMAZON的網站,動畫唱片高據榜上的時間和數量之多,某程度上便知道這不全是一句空話了。而SONY MUSIC亦成功把動畫和流行曲結合,把動畫的地位提昇了不少,這是令人欣喜的,只是,在我而言,那些動畫唱片不是動畫唱片,只是流行曲合輯而己。

     

小澤

呀...我咪係本網網主囉 :)

You may also like...

No Responses

  1. Sweet表示:

    你這個《動畫歌曲史.唱片公司篇》寫得挺不錯~

  2. 櫻野春香表示:

    >大概某程廣印證了這一點。
    程度…  typo??

    表面上SONY有得賺, 買者又聽得好歌, 何來而不為

    只期望水準不要下跌就好了

  3. @@表示:

    到$ony了…..在眾多出動畫CD的廠商當中…
    就個人而言,它是我最不討喜的一間..
    純粹個人口味問題…太流行曲…
    太JPOP味重我比較免疫
    就風格而言…經常都感覺它們的歌是硬擠到動畫內[emot]puzzled[/emot]
    多少來說….這樣才比較有反感的味道…
    很實在地我覺得在看廣告和襯托歌手用…
    有人說兩者搵食…各有得著最好….
    這個…對一部份人是十分管用的….
    但對部份人如我而言….反而是有強烈的反效果…[emot]puzzled[/emot]
    在有$ONY存在的動畫中….
    唯一是ROD/ROD-TV我是十分喜歡的[emot]love[/emot]
    水準….我覺得多數用來幫助自己歌手為主…
    有一定實力一件事…不過用來谷新人就較難說…
    所以論水準…..$ONY是比較飄忽的….

  4. Xeep表示:

    Aniplex和SEED 、SEED-D關繫都不大,SEED Complete Best 是AICL的那家的,SEED-D更是什么Music Ray'n Inc,原聲帶是Victor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