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于我,是在于你和我之间

思考「存在」其实就是一个很莫明奇妙的课题,一个人「存在」,在这现世的物理法质中,本来就是不証自明的事实。

但这种程度的解释并不能满足到我。

「存在」万物皆有,若果「存在」仅仅只是宣示在这个时间,这个空间,存在了一个被称为人的个体,虽然大不敬,但其实人与物无非彼此,仅仅是这个空间的一件存在物,又阻「空间」兼且要消耗燃料。
但点解人和死物「存在」会有分别呢?

「因为我觉得有分别囉!」我知道,但单凭这点不能成为答案。

中学时期读到存在主义时,惊为天人,学懂可谓「存有」和「存在」的分别,而笛卡儿的故思故我在,尼采的超人理论依然深深吸引着我,甚至以为单凭一已之力,不倚他人,便可以寻找自我的独立性,立于天地而不朽,天真地以为那便是「存在」的全部,现在想起来,似乎是我太过天真了。

找寻到「存在」的意义有什么用?知道「存在」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才是问题的核心。

我觉得,「存在」对我的意义,是在于确认自我后,在群体中寻找到自己的独立性,和他人不同,进而寻找到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完成之,这就是别人所谓的人生目标吧?!

宣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希望宣示完后会有改变。一块石仔在沙滩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若果「我」拿起这块石仔,向大海方向抛去之后,海上出现涟漪的话,因为有「我」介入的举动,有海的「回应」,然后有涟漪出现的「改变」,这块石头变成了器具,在「我」而言就变得有意义了。

不过,向一件死物,或者时空,宣示自己的存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它们没有了你,还是照样存在在这个世界之中,这时自己的行为及疑问就变成了自说自话,无病呻吟。这些疑问,我认为就是存在主义的不足之处,无错解决了理性上的需要,但还是解决不到人情感上的疑问。

其实,探求「存在」无非是希望不会给人忘记。

即是咀巴再硬,其实心底里,也希望有人会记得自己的存在。独立性,就是希望对方能够更容易分辨到,你我他的分别,渴望由对方的神情,或者口中说出:「幸好有你在,真的是太好了!」之类,「有被需要」,感觉到重要的感觉。

若果没有独立性,大家没有分别,「我」就变得可有可无。而这个「我」不是指我的「我」,而是指你的「我」。

讲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笑,原来我所追求的意义,不在自己,是在于他人眼中,「存在」于不同人之间,「你」和「我」之间的那段距离。

于是「我」变成了更多个「我」,而且每个亦变得独一无二了。

     

小泽

呀...我咪系本网网主囉 :)

You may also like...

No Responses

  1. 小狼表示:

    的确,因为群体、因为他人存在,「我」才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才有自己做得最好或最想做的事。而在自己或任何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我」也不同。

  2. babylon表示:

    我想问下系咪有样野叫做usb flash memory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栏位标示为 *

这个网站采用 Akismet 服务减少垃圾留言。进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处理网站访客的留言资料